网站导航

网站快捷键说明

客户端下载

微号

学院

更多分类
logo

物理实验

天使

发布于: 中学物理阶段总结,中学知识, ,

浏览: 987 次
正文: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6.(8分)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填写下列步骤中横线上的相关内容:

①如图甲所示,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
②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弹簧末端拉到 位置,记录细绳套AO、BO的 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 N。
③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A、FB的合力F′。
④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

18.(8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请在图中作出合力F;

(3)若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N,则F1=   N,F=   N。

18.(6分)在《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形,图中P为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用两只弹簧秤或用一只弹簧秤时,都将结点拉到O点,实验中你要比较的是图中 和 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 是实验直接测得的合力。
18.(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 ;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0.(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 。
(3)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 – F关系图象是 。
(4)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m/s2。

18.(6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更直观判
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2)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0 0.28 0.40 0.52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作出a﹣F图象。
②分析①中a﹣F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19.(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 假设法 C. 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0 0.28 0.40 0.52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20.(8分)某同学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物体质量m(kg) 物体的加速度a(m/s2) 物体质量的倒数1/m(1/kg)
1 0.20 0.78 5.00
2 0.40 0.38 2.50
3 0.60 0.25 1.67
4 0.80 0.20 1.25
5 1.00 0.16 1.0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1/m图象。
(2)由a-1/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
(3)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8分)某探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来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先将滑块自导轨右侧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l、2的时间分别为△tl、△t2,用刻度尺测得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d,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表达式vl= ;经过光电门2 时的速度表达式v2= ,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a= 。

胡克定律
18.(4分)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长度变化的关系,他应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 成正比。实验中小刚在弹簧下端悬挂6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12cm,已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且弹簧原长为10cm,则他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17.(4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为 劲度系数k为 。

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
18.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伽利略根据可靠事实进行的理想实验和推论的示意图,它将可靠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 将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④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合理顺序排列实验步骤(填序号):_______________。以上步骤中,属于可靠事实的是______(填序号)。

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19.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94 cm,1、2间的距离x2=4.67 cm,2、3间的距离x3=3.34cm, 3、4间的距离x4=2.26 cm,4、5间的距离x5=1.74cm。(电源频率f=50Hz)

(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空格里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位置 1 2 3 4
v/ (m·s-1)

(2)根据(1)中表格,在右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19.(6分)如图所示,图中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出来的纸带的一部分,图中O、A、B、C、D、E、F为连续的实验点,打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为了测量点间距离,图中给出了毫米刻度尺,O点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则O点与F点的距离为=
cm;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D = m/s;纸带的加速度a= m/s2。

19.(8分)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即每0.02 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S1=7.05 cm、S2=7.67 cm、S3=8.29 cm、S4=8.91 cm、S5=9.53 cm、S6=10.15 cm。

(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m/s。
19.(6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纸带上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 =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版权声明:本站的相关作品军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回复